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资源保护 > 保护措施

牛背梁羚牛何以能从历史上生存下来?

发布时间:2012/5/23 10:07:48  浏览次数:

牛背梁羚牛何以能从历史上生存下来?
 
侯甬坚

      由于历史动物知识的深度发掘及其传播,不少动物已消失在历史上了,并成为今天历史动物学研究的题目,这其中有中国的新疆虎、台湾云豹、直隶猕猴、白头鹮鹳、豚鹿、冠麻鸭等,外国的有欧洲原牛、墨西哥灰熊、非洲斑驴、澳洲袋狼等。在北京麋鹿苑内有一座“世界灭绝动物公墓”,其中铭刻着灭绝动物的名称和年代的一个个“灭绝多米诺”石块,最引人注目。

      值得长久庆幸的是,在秦岭山脉居住的野生动物羚牛,却从历史上幸存下来,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一个最为直接的判断是,羚牛属于山地野生动物,而且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山坡上,就成为羚牛远离其他野兽、远离人群,而得以保存下来的最基本原因。

      我们已知一年四季内秦岭羚牛在牛背梁的栖居高度是不同的,夏季大致在2200-2800米间,冬春季限于高处食物缺乏,羚牛就要下到海拔较低的位置上了(有时下到1000-2200米间)。在明清时期及其以前,应该说,最令羚牛担心和提防的是华南虎、金钱豹等大型野生动物,至明清时期,包括近代和现代,随着当地居民的愈益增多(外来移民和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现了华南虎、金钱豹逐渐减少的现象,到现今许多人认为华南虎在秦岭山地已经灭绝了,这样一来,最令羚牛担心和有所顾虑的对象,似乎就变成我们人类了。所以,我们在这里需要考察一下牛背梁周边居民的生存和居住状况。

      1、牛背梁周边居民聚落的海拔高度

      据2011年12月公布的《陕西基本地理省情白皮书》,全省最高位置、秦岭山脉最高点(海拔3771.2米),是在宝鸡市太白县鹦鸽镇南塬村近旁最高处,这是现今太白山的情形,那么,牛背梁周边居民点的情况如何呢?

      这里以清代有“终南首邑”之称的孝义厅(今柞水县)作为研究事例。据《光绪孝义厅志》之“凡例”,该厅于交通方面的叙述,虽然“各志多有驿递一条。孝义除武营、塘站外,驿马仅二匹,又有名无实,一切往来公事,皆系派役赴省自行投领,故未列”。于方志类书籍常见的仙释方面,虽然“各志又有仙释一条,列祠祀内。孝义虽处深山,而寺庙皆火居道士,缁衣黄冠绝少有,亦无求真谛者,故仙释阒寂无人未列”。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居形式——聚落,则见于厅志中的保甲记录,其前的概括性文字云:“厅治僻处万山之中,悬崖深谷乏平川,无村堡,民人皆山居野处,零星四散。所谓保者,多数百户,少仅数十户耳,然保名亦不可没,用列之于左”,在厅内东南西北四路诸保材料中,我们只选取北路的资料,用来反映靠近牛背梁方向的居民点情况。

表1  清光绪九年(1883)孝义厅北路诸保居民点

保名

距城

乡约

甲长

辖村

车家河

20里

1

2

 

药王堂

30里

1

 

 

营盘

50里

1

3

6

楼子石

100里

1

4

4

酆家河

90里

1

5

6

陈家沟

90里

1

2

5

本城

 

1

5

 

石嘴子

 

2客头

1

 

      资料来源:[清]常毓坤修、李开甲等纂:《光绪孝义厅志》卷1,保甲,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之钞本,《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第32册,第428-431页。

      说明:(1)按上述资料制作表1,有空缺处,所述孝义“北路十保”,实际上只有八保。(2)客头之设,是为维持集场秩序,职责在于“禁凶酒、赌博,逐往来游匪”,属于官府认可的地方人员(参见[清]林一铭纂修:《道光宁陕厅志》卷2,建置志,里甲,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17卷,第649页)。

      柞水县北面一路,距城30里的药王堂保,相当于今药王堂村位置,海拔高度为1000米左右;之上50里为营盘保,相当于今营盘街的位置,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营盘之上还有酆家河(距城90里)、陈家沟(距城90里)、楼子石(距城100里)诸保,与今地名不太对应,估计海拔高度在1100-1300米之间,这实际上是清末当地聚落所能达到的较高海拔位置。

      考察现今牛背梁周边的聚落分布及其相应的海拔位置,可借助Google“地球在线-卫星地图”上的等高线资料加以判断。在秦岭分水脊北面海拔位置偏高的聚落,有冉家坪(高于1400米)、大板岔(约1200米)、学堂坪和门坎砭(1200-1400米间)、仙人岔(1400-1600米间)、罗汉坪村(高于1200米)、燕儿岔(1200-1400米间)、老龙沟(1000-1200米间)、小马杓村(同前)、王家沟村(同前)、黑沟口(同前)、冬瓜坪(1400-1600米间)、北石槽村(约1400米)、南石槽(约1600米)、大坪(1600-1800米间)、炉子石(约900米)、四方沟(约1100米)、太白寺(约1100米)、银洞沟(约900米)、工草沟(800-900米间)、老凹岔(约900米)、同岔沟(约1100米)、木竹坪村(约1200米)等,从中可见今日聚落有的已在海拔1100-1400米的高度,而高于1500米的聚落还是相当少的。

 

图1 Google“地球在线-卫星地图”上的牛背梁位置

      长安西面的沣河是很有名气的,沣河系从沣峪口流出,其源头即在今长安区、柞水、宁陕县交界的秦岭分水脊北侧。沣河从山中流出,河流切割较深,其流路所经却成为前人建立聚落时的一种很特意的选择。也就是说,沣河一线是通向汉江边安康的重要通道(历史上的子午道利用过沣河上游的丰谷段),沣河沿线不仅多有聚落分布,而且其海拔位置是随着河床抬高而升高的。同样根据秦岭山地等高线资料加以识别,从喂子坪乡所在约1000米的海拔位置看起,上行所见聚落的高度大致是逐渐增加的,有九龙潭(高于1000米)、黑龙口(1000-1200米间)、观寺坪村(同前)、黄土梁(约1200米)、红岩子(同前)、北石槽村(约1400米)、关石村(同前)、青岗树村(高于1400米)、穆家山(约1600米)、天佛岩(同前)、龙窝子(约1800米)、蒿沟口(同前)、凤凰咀(1800-2000米间)、下鸡窝(约1800米)、鸡窝子村(1800-2000米间)、张家坪(同前)、东富儿沟(约2000米)等。因为顺沣河而上行的道路要逾越秦岭分水脊,所以沿路形成了一些人口越来越少的聚落,这些聚落虽然不大,在海拔位置上却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在牛背梁区域的周边,至清末既然有少量聚落分布在海拔千米左右的垂直地带上,聚落居民的生活范围,似乎会同冬春季羚牛下山的采食区域产生一定的重合,估计会产生的影响不大,主要是因为山上人少、所依赖的生计同羚牛的关系不大。越到现今,牛背梁周边聚落及其人口出现上移的趋势,但只是限于交通沿线,所以,这些居民对羚牛的影响是不大的。

      2、牛背梁周边居民生计的展开方式

      这里需要较为细致地介绍一下宁陕厅民众的生计情况,以有助于展开当地居民与羚牛等野生动物之间关系的认识。清道光年间宁陕厅的实际情况是人少土地辽阔,道光《宁陕厅志》卷1舆地志之“风俗”篇记述:“川楚各省民人源源而来以附其籍,有赀本者买地典地,广辟山场,无赀本者佃地租地,耕作谋生。……山中赋税不多,种植亦易,所以本省视为荒山,外省转视为乐土”。百姓的一般生活情形是这样的,“厅境山地多水田少,岁涝则低山有获,岁旱则高山有秋,故恶岁颇无虑也。布衣板屋,民多艰苦力作”。农业之外的生计,如《光绪佛坪厅乡土志》所记,当地“木材除烧炭外,青木可以作耳扒,生长木耳。漆树可以割漆,俱在本地行销”,也是可以补充的内容。也就是说,当地人主要精力是用在各种生产活动方面的,对于山地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较为有限。

      或许会有人提出当地人的打猎行为[1],会对羚牛等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可是,《光绪佛坪厅乡土志》对此却有另外的记述,其“物产下”记曰:“山中鸟兽众多,羽毛齿革之属,本足以供生人之用,只以山深而多阻,猎户稀少,以故不获享其利”。佛坪一带猎户稀少,是这一文献资料段透露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能又不限于佛坪一地。倘若再考虑一下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判断清代迁移至秦岭山地的多系外省农人,他们擅长垦殖活动及与此相关的劳动技能,在到达佛坪这样的山地环境后,也是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另外,在深山中从事狩猎活动不仅有相当的危险,而且还有一些实际困难,如打猎武器是否有效、打猎中如何克服艰难险阻等。假如打猎不能给猎户家庭带来可观的收入,进而解决家人的衣食之忧,或者说在对猎物及其产品进行买卖经营甚少的时候,加入到猎人行列中的人就会减少。

      据《光绪留坝乡土志》记载,光绪十五六年(1889-1890)的留坝县,境内的野猪相当活跃,它们四处出没,捣毁了许多人家的庄稼地,从而惊动了当地的政府和官员。陈文黻时为留坝厅同知,悬出重赏以招募猎人,许多猎人应召而来,使用铁铳击杀野猪,前后点检下来,击毙的野猪多达数千头,才使得野猪猖獗之势得以遏制。及至到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即《光绪留坝乡土志》编纂时,境内的野猪又开始大量繁殖和四处活动了。很明显,大批野猪在海拔千米以下的农田里啃食庄稼,是招致猎人击杀它们的缘由。

      我们判断,当地猎人对羚牛等野生动物也会有杀戮行为[2],但对其生存状况产生最大影响的行为,可能还是对于原始森林砍伐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光绪孝义厅志》编纂人说:“南山夙称宝山,厅属实平平耳。材木之利已尽,即些微药材,采者皆裹粮冒雪,犯险以求,故微利亦甚难得焉”。“材木之利已尽”,说的应该是砍伐森林的事情,但不具体,尤其是伐木的海拔高度是多少,伐木后植被的自然回复情况如何,还需要寻找更详细的资料加以查询和研究。

      综上所述,一方面野生羚牛在长时期同天敌的较量中,逐渐退至海拔较高的地带作为自己的生境,养成了耐寒的体质和连续的爬坡能力,成为自身从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得益于牛背梁周边民众以农业生产为基本生活来源,没有过于干扰野生动物生活的行为,包括海拔1300米以上的栖息地。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地理背景,在于秦岭山脉高大绵延,地域广大,大自然提供的高山气候、高寒灌丛草甸诸多条件,可供羚牛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息。而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更从制度上保证了国家珍稀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的安稳,这是羚牛之幸,更是时代之幸。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1] 秦岭山地的狩猎活动自古有之,参见詹宗祐《隋唐时期秦岭山区庶民的经济生活及其特色》(载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7-226页),詹氏博士学位论文《隋唐时期终南山区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03年)亦值得参考。
[2] 参见胡锦矗、魏辅文合作的《四川扭角羚的今昔》论文(载夏武平、张洁主编:《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第115-117页),文中有川西山区经济上落后的村民及猎人如何狩猎扭角羚过程的论述。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