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公众教育 > 科普知识

人类进入自然保护区到底有啥干扰?

发布时间:2022/7/8 15:59:04  浏览次数:

        炎炎夏日,进山避暑纳凉的人越来越多,相当多的人选择登山。登山线路繁多,有些甚至进入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有人觉得,我只是路过,不留一物也不带走任何东西,应该影响大不大,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那么,人类进入自然保护区到底有啥干扰呢?


野猪的嗅觉异常灵敏



许多野生动物依靠气味划分领地



        气味干扰。人类的气味对于野生动物自然是陌生和恐惧的,顺着风向,哺乳动物的嗅觉可以察觉几公里外的陌生气味,从不安烦躁到恐惧,从而选择逃离。


声音干扰。花鸟虫兽各有各的语言,很多鸟类和兽类、昆虫对于声音是高度敏感的,保护区监测发现在靠近高速公路、在车声人声明显的区域,动物活动频率明显少于远离噪音的区域,人类活动任何的声音都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和惊扰。


鸟类主要通过声音进行求偶、召唤、驱赶、警戒等交流


长耳鸮依靠声波进行定位



        声音干扰。花鸟虫兽各有各的语言,很多鸟类和兽类、昆虫对于声音是高度敏感的,保护区监测发现在靠近高速公路、在车声人声明显的区域,动物活动频率明显少于远离噪音的区域,人类活动任何的声音都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和惊扰。


鸟类在育雏期非常警惕和敏感。戴胜育雏。



        靠近干扰。鸟类和兽类在繁殖季,哺乳期和育幼期,要不辞辛苦照顾后代,也会非常谨慎,易怒易惊吓,遇到有人类靠近,鸟儿弃巢致使幼鸟死亡、成年兽类与子女走失、烦躁恐惧造成错过繁殖机遇等常会发生。特别是熊类动物在育幼期攻击性极强,靠近他们对人类也是巨大风险。


萤火虫依靠独特的光线进行求偶活动


露营灯火的污染


人类光污染



        光线干扰。在夜晚,登山者们的灯光会对让萤火虫和其他趋光昆虫产生信号紊乱,误导它们的正常活动。萤火虫种群的日渐稀少与人类光污染高度相关。

生境干扰。人类活动会造成一些植物群落的退化,典型的现象是一年蓬、博落回等植物会在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迅速生长,这是因为原有的优势植物因为人的影响被踩踏、砍伐,给了这些植物以生长机会。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疫源疫病风险。野生动植物常常会携带一些伴生的菌类、病毒或寄生虫,人类也会携带很多菌群,它们与原寄主或许相安无事,但交叉传播后,这些菌群、病毒会对新的寄主产生致命的危害,例如犬瘟疫、SARS、疟疾、新冠病毒、禽流感等。随着人类活动,一些本地物种被外来物种入侵甚至区域性灭绝的例子比比皆是。近年来不断蔓延得松材线虫病与人类活动高度相关。


人为踩踏造成的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在山顶区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类的反复踩踏造成高山草甸等植被的枯萎甚至死亡,植被原本覆盖和保护的瘠薄土层就会被暴雨冲刷而流失。重新形成新的植被层可能需要数百年的自然演替。


        以上干扰,都是登山者们对自身行为有所约束的前提下,依然会产生的最低限度干扰。每个人或许产生的干扰很少,但许多人累积造成的干扰强度将是巨大的,甚至远远超过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野生动物耐受力。这还未包含其中部分人还违规用火造成火灾隐患、随意丢弃垃圾、挖取腐殖质土、挖走珍稀植物、直接捕杀野生动物等行为。这样的行为造成干扰就更大了。

        很多自然保护区日常监测发现,凡是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野生动物遇见率明显降低,植被群落也出现退化。凡是人为干扰强度小的区域,动物种群活动更有规律更活跃。发挥生态保护功能效果更好。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划定的特定区域,目的是在人类活动范围几乎已经无所不及的现状下,给野生动植物保留一些必要的地域,依靠这样的保护性区域,为生态环境的整体稳定发挥重要作用。这里是无数野生动植物最后的庇护所,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压舱石”。支持自然保护,最好的行为就是不随意进入,让动植物们自然生长,不被打扰。 (文/马宇)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