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资源保护 > 保护措施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3/17 11:11:20  浏览次数: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十年回顾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2012年至2022年是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的第一个10年。10年来,在履行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业职责的同时,保护区秉承生物圈计划理念,积极探索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可喜的新成绩。


一、社区公众参与是资源保护最大助力  

2022年虎年开春,老林保护站的生态卫士们就开始日常巡查,近期的森林防火任务是重点,工作人员除了在区内巡查监测人为活动,还到紧靠保护站的朱家湾村和秦丰村进行入户宣传,进校园科普动植物保护知识,在村里宣讲森林防火重要性,村民们对此耳熟能详,总是被保护站工作人员的风趣热情和敬业认真所感染。今年疫情期间保护站职工何云丽义务为防疫人员和村民理发,更是获得村民交口称赞。

老林保护站是牛背梁保护区设立的第一个保护站,保护区还有北沟、广货街、石砭峪三个保护站。从1995年老林保护站设立之初,确保资源安全一直是保护区管理局和各保护站各项工作之首。

牛背梁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过渡区涉及3个县(区),4个乡镇,7个行政村,有社区居民15385327人,引导这些居民改变原有的砍伐、狩猎、割竹子、挖药等生活方式,是保护站多年坚持的工作导向。上世纪九十年代交通不便,对保护区的威胁主要是盗伐盗猎。2000年以后,西康铁路和沙柞高速公路的贯通引发了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盗伐减少了,但农家乐的菜肴里面一度“野味”盛行。近10年来,私家车的进一步普及更是让游客成为保护区管理重中之重。针对周边区域情况,牛背梁保护区加强巡查管理和从严执法,也针对性做好社区居民宣传引导工作。社区共管委员会每1-2年集中召开一次,日常的联络沟通更为密集,及时商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森林防火区域联防组织在防火期内每年度召开会议和演练,为联防队伍及时扑救火灾筑牢组织基础;协调景区企业优先聘用社区居民,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派出驻村工作组,支持木耳晾晒场建设和营销中心,扶持社区村组脱贫并走向乡村振兴……针对社区需要发展的诉求,这些举措也达到了“双赢”的预期效果。

10多年来,牛背梁保护区未发生森林火灾和较大动植物资源破坏行为,森林病虫害也控制在合理范围。保护区监测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得到进一步恢复和优化,主要保护物种秦岭羚牛数量稳步回升,栖息地范围和数量均适度增长,因人为干扰而“人进牛退”的区域里,再次从视频监控中看到了成群羚牛回归家园的身影。红外相机拍摄到黄喉貂、黑熊、野猪、红腹锦鸡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2020年度首次监测到川金丝猴的活动,进一步印证了保护成效,保护区内真正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土家园。与之对应的,保护区周边社区村组也在不断发展,朱家湾村成为全国最美乡村;秦丰村不仅脱贫摘帽,其木耳基地也初具规模;广货街村受益于自驾游,林副产品和餐饮住宿产业成为支撑;大坪村、罗汉坪村、老龙桥村喜迁生态保护项目移民新村,每到石砭峪保护站工作人员前去新村宣传,村民们都会亲热的围拢上来。得益于牛背梁区域优美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得到了保障的村民们打趣说:日子好过了,哪个傻子还去偷偷砍树啊,不够“劳神”。更多的村民则是感慨:景色好、空气好,城里人才来耍呢,这山这林子得保护好。老猎户石邦安转变为护林人,他的名言“靠山还得养山”广为流传;大学生郑佳辞掉了名企“华为”的工作,回乡创业,家里经营的民宿越办越红火;原村民队长汪友友成为保护站特聘生态护林员,他的加入让保护站与社区的联系更紧密了……社区参与,协同发展,让牛背梁保护区人为干扰问题得到及时化解,动植物资源保护也得到了根本保证。


二、生态文化建设是保护区发展的最好底蕴  

20223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继续坚持一年一度的宣传活动,各保护站分别以专项巡查、校园讲座、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管理局派出队伍参加了省林业局和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主办的启动仪式,保护区微信、网站同步推出宣传文稿,一位不知名的大妈带着孙子认真听了保护区工作人员科普宣讲,开心地说:没想到我们身边有这么多野生动物,以后得爱护好环境,你们发的“纪念品”真好,我要带回去让孙子和家人们学习一下动植物知识。

确实,保护区坚持开展的各类生态文化活动多年来的成果是丰硕的。历年来,各类宣传、科普、体验活动多次获得中国林学会授予的“梁希科普奖”、“全国科普日优秀特色活动”、“科技之春优秀组织单位”等奖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精品自然教育基地、陕西省首批自然体验基地等基地荣誉纷至沓来,这是对牛背梁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大的肯定和支持。《秦岭牛背梁》刊物自2003年创刊坚持办刊至今,成为陕西省图书馆馆藏文献;保护区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日益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牛背梁的便捷途径;生物多样性展示馆发挥与西安市城区零距离的优势,随时可预约接待中小学生和公众参观;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发挥陕西省首批森林体验基地的优势,积极开拓创新开展自然体验活动,受到了全国政协环资委的肯定,并向多个省份推广;自然教育进校园活动不断推陈出新,从有奖征文绘画比赛到科普讲座,再到自然戏剧、自然笔记课程,保护区自然教育案例和课程入选全国职业技术教育课本和国家林草局网络培训平台。

在保护区带动下,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也亮点纷呈,保护区周边的沙沟小学历来积极参与生态文化活动,2016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师范学校”,太河小学则是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进校园最多的学校,该校的李绍华老师还获得了中动协授予的“自然体验活动引导师”资格,他说:孩子们只要听说牛背梁保护区的叔叔阿姨要来学校开展活动,都会开心的跳起来。

如果说保护区生态文化美誉度的提升是社区发展的底蕴和助力,那么“全国森林氧吧”、“全国最美森林古道”等荣誉的获得则是对周边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的直接动力。来牛背梁“消暑”、“ 清肺”、“研学”的游客和青少年团队从本县、市区到邻近省份,乃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逐年增长的客流也让周边的酒店、农家乐、景点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民们的腰包是真的“鼓起来了”。

践行生物圈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让牛背梁保护区破解了一道道发展难题,而牛背梁保护区也用自己的实践进一步丰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工作经验。201510月,第七届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在牛背梁保护区隆重召开。大会以“生态文明传播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经过两天的现地考察,专家和代表们对牛背梁保护区开展的生态文明传播工作,尤其是森林体验活动留下深刻印象。经过充分讨论,大会形成了《生态文明传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牛背梁共识》。《共识》呼吁:各保护区应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大胆实验,以自然体验、生态摄影、自然科普等不同方式参与生态文明传播,共同致力于全球生态环境改善……

《牛背梁共识》是大会向全社会发出的呼吁和表态,牛背梁保护区则始终坚持践行这一理念,坚持生态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成为保护区建设的最好底蕴。


三、可持续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八千里路云和月”,保护区的发展建设任务依然艰巨,需要破解的难题还有很多。但只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在生物圈保护区理念指导下,难题总会迎刃而解。保护区开展的“和谐、美丽、数字”牛背梁建设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探索。

“和谐牛背梁”,把实现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的和谐发展和保护区内部的和谐管理并列提出;“美丽牛背梁”除了确保山青水秀的自然美,还延伸到了文化美和声誉美;“数字牛背梁”,让智能化、信息化的创新科技手段助力保护区提升管理成效。

我们发现,只要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来解决问题,总会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牛背梁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如同扬帆之舟顺风稳航。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