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区管理  > 公众教育 > 宣传教育

羚牛保护中的文化传播效应

发布时间:2017/12/18 8:51:32  浏览次数:

牛背梁保护区以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栖息的羚牛秦岭亚种,深居秦岭高山群岭之中,成年个体毛色金黄,高大威猛而又充满神秘感。因为在保护区工作的缘故,我在生活工作中对关于羚牛的信息更多了几分关注。看外形羚牛无疑威风凛凛很强悍,似乎天下无敌,事实上因豹、豺等肉食兽类力量较小,黑熊杂食性,华南虎多年难觅踪迹,成年羚牛在秦岭山中几乎没有什么天敌。反倒是羚牛伤人的报道时不时出现在新闻中,让紧邻山区的居民常常不由得紧绷了神经。加之,偶有偷猎者用诸如钢丝圈、兽夹等也能加害于羚牛,又常常让人揪心。于是感慨,羚牛作为一个自然物种,经历过若干万年的进化繁衍与挑战,而如今能否继续存在于地球上与其他物种为伴,除了物竞天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类的选择了。
对大部分公众(当然主要是羚牛生活区域相关的公众)而言,羚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能随意伤害,否则违法。同时,羚牛又是具有一定攻击性的野生动物,野外遇到它们须多加小心,以防被伤害。可除了这些,羚牛与普通公众还有什么关联吗?难道除了相互伤害就没有别的关系了?
答案似乎不乐观,羚牛与公众的生活看起来距离很远。羚牛不产象牙、虎骨,不在珍稀中药材名录里,这是羚牛之幸。羚牛也不似大熊猫般萌态可爱而受宠于受众,这又是羚牛另一种“默默无闻”的缘由。如果说在过去的百年间,羚牛凭着隐居深山远离人类和自身少有利用价值这两点而免遭人类的捕杀,那么在地球越来越 “小”的今天,人类的足迹无处不在,羚牛已经几乎“无所遁形”。
野生动物保护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自我约束和自觉行动,而公众需要对每个物种有所了解,有所关注和喜爱才能有自发动力去保护它们:因为喜欢它,所以愿意保护它。这就涉及到了关于羚牛的文化。
以羚牛保护为例,野生动物们更急需的是尊重所有物种“地球公民”生存权的文化,是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亲密情感的文化。具体到羚牛的保护,则是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爱”上羚牛的文化。
牛背梁保护区作为全国唯一以羚牛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保护区,在发掘和传播羚牛文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保护区管理局驻地门前的绿化带中,是一处名为“金羚雄姿”的休闲广场。中央是一座羚牛群雕,一群羚牛或昂首阔步,或埋头相随,还有憨态可掬的小羚牛在嬉戏,群雕采用1:1比例,充分展示出了羚牛的健硕优美体型,也反映出了羚牛的群居习性。常常有路过的行人驻足,或拍照留念,或许有许多人由此才认识了羚牛这个物种。保护区的LOGO标识也突显羚牛特征,外观就像一头羚牛挺起了双角,弓起了脊梁。传递出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不惧挑战的气魄。保护区内部刊物《秦岭牛背梁》,其刊载文章主要展现保护区资源保护工作,也包括关于羚牛的保护、研究、科普等多方面文章。保护区拍摄的多部视频宣传片,羚牛是必然的主角,它的独特气质吸引了众多钦慕的目光。保护区开展的夏令营、科普讲座、森林体验等活动,都是希望给参与者传递关注自然的信息,引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其实这样的努力从国家层面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应该感谢一位热心友人提供的信息,他让我了解到,其实早在上世纪的1991年,中国邮政就发行过以羚牛为题材的邮票,那是一组以“野羊”为题材的邮票,共四张,分别以高鼻羚羊、扭角羚、盘羊、北山羊为题材,羚牛因属于牛科羊亚科也入选。值得一提的是一同发行的首日封,上面注有“T161野羊——扭角羚陕西柞水原地首日封”字样,还有柞水县营盘镇的邮政印章,日期为1991年5月10日,此时距离牛背梁保护区1980年成立已经10年,距离其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也有3年。由这组邮票可以看到当时政府层面对羚牛保护的重视,也体现出柞水县(牛背梁保护区主要区域所在地)在羚牛栖息地中的重要地位。1992年,中国又发行了“珍稀野生动物纪念金币”其中的第三组即是羚牛,其正面为一只羚牛雌性成体与一只羚牛幼体漫步于草甸之上,金币背面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邮票、首日封和金币的发行,可以说都是羚牛保护行动中有益的文化传播行动,这种行动的意义不言而喻。从友人谈到扭角羚邮票时的娓娓道来,就能感受到这种文化传播的效应,它成为了关注和支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公众那些情感的载体和寄托,也必然促成更多的自发保护行动。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宋延龄研究员曾撰文指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羚牛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尤其是在分类学方面。同时它在保护生物学方面也有重要价值,作为“旗舰种”,它体型庞大,需要大范围的栖息地,我们在保护它的同时,也保护了同一栖息地中的其他物种。动物研究专家的观点为羚牛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注解,这是文化的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也曾参与过保护区工作,他撰文《牛背梁的位置及前人对羚牛秦岭亚种的认识》,从清朝道光、光绪年间的典籍资料考证出当时人们对羚牛的认识和称谓。侯教授风趣的说,他认为羚牛的习性和陕西人的性格很相似,吃苦耐劳而又善良淳朴。当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内心里对羚牛又平添了几份认同感,我想这也是文化的力量。
喜爱和关注野生动物摄影的朋友也会发现羚牛很上镜,尤其是秦岭羚牛,在特写镜头下,金色的毛发、长而扭曲的尖角、硕大健美的身躯、陡峭山地里如履平地。人们欣赏和喜爱关于羚牛的摄影作品,这还是文化的力量。
时光荏苒,已经是2017年的岁末,十九大传递出的信息还在耳边振聋发聩。在生态保护领域,在羚牛保护中,如何继续发掘和传播关于羚牛的文化,让文化来浸润心灵,引导行为,美化生活,进而融入大美陕西,融入中国梦?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
我想,作为保护区工作者,做好羚牛的研究、保护和以此为基础的文化传播也很重要,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知道羚牛,了解羚牛,聆听羚牛的故事,从而喜欢羚牛,关注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乐于为保护羚牛做一些事,则是水到而渠成了。由此而言,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归根到底是发源于保护工作,服务于保护工作。同时,如何利用公共媒体来引导整个社会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也值得探索。希望通过广泛持久的文化发掘和传播,让更多的公众自觉加入到保护羚牛等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公众教育科 马宇)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