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
| OA办公系统入口(外网) | OA办公系统入口(政务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园地  > 森林文苑 > 绿色文苑

柞水渔鼓,穿越千年的道教清音

发布时间:2022/12/6 17:19:47  浏览次数:

        柞水地处陕西南部,商洛市西北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之南麓,自古就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渔鼓道情。

        柞水以迁徙到此的两湖、两广人居多,以南部方言为基本语言腔调,有“一里乡音九不同”之说。柞水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而柞水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如今极富特色的柞水渔鼓声腔派别。

        柞水自古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与外界交流不畅,古文化落脚当地后保持着少有的古朴与原始,可以说很多唱腔调,均应为清朝时代传过来后与当时民歌结合而生的原生态曲艺,非其它地方可比,原始、古朴、不失当年韵与致。它的曲调、曲目保留了很多原生态东西,为研究清朝及以前各朝代曲、词提供了良好的历史记录,是研究这一地域音乐文化史、社会发展史、思想道德史最好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渔鼓本是一根竹,长在终南山顶头。张老驮斧来砍倒,李老拿锯锯两头。蔸子文王做了八卦,杪子太公做鱼竿。中间裁了个3尺3,留了那个怀中竹做渔鼓。3尺3寸又裁7寸,最后又做了阴阳板。还剩下了2尺6,做成渔鼓访宾朋......”这是《渔鼓源》中的一段唱词,说的是柞水渔鼓的起源。据说唱词中的张老是指西周宣王的贤相张仲(家乡为柞水东川)的父亲张道,而李老是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聃。文王和太公则分别指的是周文王和姜子牙。

        初次听闻,感觉它的曲调平缓、悠远,仿佛是千年以前的古人穿越而来在和我们对话。喜欢它的人说它古朴,不喜欢的人说它像道士念经。没错,它与终南山道教文化颇有渊源。古老的渔鼓道情只有单一的道士腔,传唱的很多曲调也与道家文化相关。

        渔鼓最早出现在唐代,它渊源于《九真》、《承天》等道士曲目,并以道教中的故事为题材,唱腔起源于道士在道观中所唱的经韵。这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渔鼓跟念经一样的主要原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倒骑毛驴,经常手中拿着竹子做的一种说唱用具,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的祖师。史料记载中,自唐朝时,李唐曾大兴道教,柞水县内道人打着渔鼓,唱着道情到处宣扬道教之风,而到了清代后,渔鼓的演唱则更为流行,与陕北的安塞腰鼓形成南北呼应的非物质文化格局:北有安塞,南有渔鼓。渔鼓既是它的艺术名,也是它的乐器名。柞水渔鼓的乐器很简单,一根渔鼓筒子、一个镲、一对阴阳板、一根竹筷子就可以陪伴一个渔鼓艺人走遍九州。  

         在柞水,民间艺人对于渔鼓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过去,在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里,打渔鼓、唱渔鼓小曲就是山民们生产劳作之余及茶余饭后的消遣项目。集贸市场、车站码头、田间地头或传统节庆、婚丧祭祈等场合……到处都是渔鼓艺人的演出场地。他们的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场地可大可小,时间也可长可短,表演的内容从道教教义思想、二十四孝故事到轶闻趣事等都有。

        随着时代的发展,柞水渔鼓的发展呈现出低迷的状态,至今已少有人能将大本唱词完全演唱下来。由于文革时期的批判和封杀,许多传唱者、艺人被批斗,使之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许多老艺人已不能将原唱传授后人,目前健在的数位渔鼓艺人年事已高,继承学习的后人很少,如不加以保护、传承,虽形式存在但内容、唱腔、内涵面临失传的风险。

        为了抢救珍贵的民间艺术,2005年3月,柞水县开始启动柞水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总共采访民间艺人160余人次,陆续整理出352盘有关渔鼓唱腔的录音带,记录渔鼓演唱脚本80余个、渔鼓声腔常用曲调60余首,把柞水渔鼓从濒危线“抢救”了回来。

        抢救只能缓解危机,要想全面复兴,更要靠人才。 “2006年,县渔鼓办普查出民间渔鼓演艺班社2个,渔鼓老艺人12名。对普查出的渔鼓艺人建档立卡,制定管理制度。同年9月,全县通过举办渔鼓大赛,确认了柞水渔鼓代表性传人,命名了新一代渔鼓传人,并对已命名的渔鼓传人进行管理、指导和培训提高。

        在柞水县相关部门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6月,柞水渔鼓成功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柞水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渔鼓文化之乡”。(文/曹梅梅)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大道59号 局办公室:029-85643638(传真) 公众教育科:029-85641795
邮编:710100 电子邮箱:nblgzjy#163.com(#换成@) 陕ICP备14000680号-1
Copyright © 2008-2020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技术支持:西安千网